汉中老哥儿俩30年倾心面皮事业

每个人都有一道特殊的记忆。对于食客而言,究其一生,寻找的美味,其实是最初的记忆。关于面皮的记忆有许多,它被称为最有生命力的小吃之一,宜凉食,宜热用。外皮晶莹透亮,盖一层鲜香油辣子,附着各种佐料调味,红白相间,映衬得特别好看,入口更是嚼劲十足,胃口大开。

放眼太原,大街小巷有许多种“面皮店”,更流传着面皮迁徙的传说。位于太原迎泽西大街德馨花园街角处,有一家老面皮店,近200多平方米的旗舰店,每天排队的食客很多,人来人往中讲述着汉中哥儿俩的故事。

哥儿俩凭借一碗面皮闯山西

上世纪90年代末,福兴汉老面皮店创始人张文福和薛锐,带了3000元贷款,背着蒸笼,离开了家乡,一路北上,来到太原,这一待便长达26年。

他们的家乡汉中地处陕南,介于陕西和四川之间,典型的盆地气候,每年三四月漫山开满黄澄澄的油菜花,梯田深处更屡见升腾而起的白烟热气,远处的汉中人,这边双手搓洗着白面,那边摞起一个个竹制蒸屉,舀适量面浆倒入每层屉布,摊平,叠放好蒸笼,旺火起灶,不一会儿,四处便飘来面皮的米香味,再配上菜豆腐、浆水面,汉中人一天的生活方才开始。

汉中人喜爱饮食,对吃颇为讲究。一碗看似不起眼的面皮,自古便是“皇室贡品”,从制作、调剂,要经十几道工序才能上得餐桌,而也就是这一碗面皮,让生活在汉中的祖祖辈辈们走遍天下。

初到太原时,张文福和薛锐并不太适应,空气里夹带着粉尘扑面而来,放眼望去,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比较陌生,他们没有熟络的人脉,没有显赫的背景,仅凭“汉中面皮走天下”的信念,来到这里,能否有所突破?

很快,他们发现太原的饮食较为单一,早餐出现频次最多的则是稀饭、丸子汤,市面上几乎没有面皮这一道小吃。哥儿俩一合计,咱汉中面皮堪称四绝之首,这里的市场还是空白,有戏!

于是,他们开始选址“练野摊”。

一个食品推车,两张桌子,五六把小凳子,太原旱西门(原动物园)附近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来来往往,路过的人们都很好奇,这个写着“汉中面皮”的食品车到底在卖什么?什么是面皮?为何一碗卖0.6元?这是早餐还是午餐?

陆续有人开始尝试,可是有的食客接过他们递来的面皮时,看到最上面覆盖的一层“辣椒”,直接吃起来,并不知道搅匀起来吃。

每天看着这些行人们,老哥儿俩也犯起嘀咕,汉中面皮能被太原人接受吗?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在平米不大的小出租屋内,他们每天凌晨2~3点起床开工,和面、洗面、摊面浆、蒸笼,一张张手工热面皮出来后,又趁热抹上家乡的菜籽油,在天亮之前,制作好当天所有的面皮,放置食品车内,早晨8点准时出摊。

日复一日,来到太原的头一年,张文福和薛锐并没有赚到钱,甚至还赔了钱。不过,他们也开始总结出一些规律,汉中面皮或许并不适合作为太原早餐,反而午餐、下午餐、晚餐更适宜;这里早晚温差大,不是所有的太原食客都喜爱传统汉中凉面皮,反而炒面皮更受推崇。

20年前 一天最多卖出2000碗面皮

第二年,张文福和薛锐还在旱西门街上。这一年,整条街比往年更热闹,除了他们的食品推车,零星也来了五六个汉中老乡推着食品车出摊。

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鼎盛时期,食品车能被一排排自行车所包围,座位不够时,有的食客索性站着吃,并不嫌弃。那时的哥儿俩,累并快乐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90年代太原面皮市场,实体店很少,主要还是集中于太原北城,以柳南、柳北、五一路、旱西门为主,南城更多集中于老军营。如今,太原随处可见的面皮店,追溯渊源,它们大多是汉中人从家乡带来的,这不仅丰富了太原小吃,更给汉中人带来了财富。

随着城市管理的加强,“练野摊”已经不再符合市场需求。张文福和薛锐两人选了一个仅12平米的铁皮房,外部搭建一个“舌头敞篷”,继续开始面皮经营。那时,这个铁皮房承载了许多太原上班族的记忆。对于张文福和薛锐而言,也有着别样的意义。他们的小店面门口,开始经常停着汽车,还有从南城慕名而来的食客,这些累积起来的点滴,让这哥俩更有信心将面皮店做好,他们也开始陆续将家人从汉中接到太原。

1997年时,张文福有了两家店铺,其中一家在青年路的小店铺不足4平米,门头名字当时就叫“汉中面皮”,店铺雇着2位员工,当时的面皮价格已经由0.6元/碗,涨到1.2元/碗,在香港回归直播那天,他一共卖出2000多碗面皮,赚得1900元。全年下来,张文福赚了10万元,薛锐的面皮店收入也颇丰。

而整个太原的面皮市场也变得繁荣起来,从汉中人卖面皮,逐步发展为当地人“接货”卖面皮,一碗面皮、一个夹肉饼也日渐成为太原人的正餐、晚餐,而张文福和薛锐却正在遭遇着一些“尴尬”的现实问题。

他们所租的店铺由于道路改造面临着拆迁,积攒起来的客源,不得不暂时中断。起初,张文福和薛锐还是在一条街上,从街头搬到街尾,而维持不到半年后,又不得不挪到转角处,或者临街,他们的门头“汉中面皮”,不得不写着“原XXX店”。几次迁移,让客源流失不少,也有找上门的附近居民,总是还会先探进头“瞄几眼”,才判断是否为原来的老店;还有的食客,质疑是否老板换了,不是原先憨厚的老哥儿俩;每至此,他们的店员总是无奈的解释,而后先让食客“吃面皮”,根据味道来对号。

树立品牌意识 初探连锁经营

餐饮行业最怕随意更改地址,这样客源很容易流失。同时,随着太原市场上面皮店越来越多,食客们的选择范围也更为广泛,张文福和薛锐深深的感受到买卖难做了。他们与汉中老乡们不断交流经验,他们发现市场竞争愈见激烈,而面皮市场却仍有很大空间。如果要想做得长远,必须创立品牌。

放眼望去,整个面皮市场的品牌,很多创始人都习惯用名字、姓氏来区别。这显然不是张文福和薛锐想要的。此时,他们已经离开家乡23年,一股浓郁的思乡情,让老哥儿俩达成了一个默契,咱们来自汉中,不如就叫“兴汉”;既述说着对于家乡的心愿,也表达出对于同样在外打拼的汉中“汉子们”的祝福。

然而,这个名字商标注册时尚未通过,必须再加一个字,那就叫“福兴汉”吧;多了一层福泽恩报的意思。他们兴于“汉中面皮”,祖祖辈辈们靠着面皮手艺的传承接力,这是源于家乡的福报;而他们憨厚、朴实的天性,坚持用家乡菜籽油来做食材,既是对食客的感恩与信诺,也是对忠诚的诠释。

2014年,“福兴汉”老面皮店品牌创立。这一天终于来了,老哥俩喜极而泣。

同时,张文福和薛锐开始陷入深度反思中。

他们的品牌意识过于薄弱,一直忠于传统的手艺,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他们亲历着面皮市场格局的变化,从过去的练摊,到后来的铁皮房、10平方米小店铺,再到40平方米面皮店、70平方米的朝阳标准店、100多平方米老军营店、迎泽西大街200多平方米的旗舰店……而面皮店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从过去的“单店思维”转型为“市场思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登门寻求加盟合作,咨询面皮店运营实况。老哥儿俩商议着“福兴汉”又一命题,想起当年他们“赤手空拳”孑身闯太原,现在的市场有着太多优越条件,或许面皮店加盟也是大众创业的不错选项。

小面皮蕴藏大产业

作为创业者而言,易操控,易入门,投入少,风险少,稳定的客群……这些让张文福和薛锐开始心动,福兴汉老面皮目前在太原市场已经有7家连锁店,面皮定价为6元~8元,属于大众消费;如果要是做加盟店,许多创业者一时掌握不了核心技术,为了品牌与客源的保护,他们决定将手工制作好的面皮、调剂品等搭配好,全部输出给加盟者,还将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建议和评估。

就这样,小小面皮上蕴藏着一条大产业链。福兴汉汉中老面皮餐饮管理公司已经拥有5家直营店、12家加盟店,5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成为面积近千平方米的中型快餐连锁品牌。对于张文福和薛锐而言,他们不是个体,而是汉中群体,整个产业链的背后,藏着“兴汉中”的一份深情。20多年,他们坚持采用家乡的菜籽油、辣椒,缓解留乡人们的就业压力;他们草根出身,却从未摈弃汉中面皮制法的原则,凉食与热食都如此;他们在外打拼赚来的钱,又返回家乡盖“小二楼”投产建设,反哺回报着家乡经济;他们还习惯“老乡带老乡”,30%的汉中人都进入面皮产业;而每一个汉中人都是汉中这座城市的品牌宣传员,“面皮”就是他们传播汉中的最好方式。

如今,汉中面皮遍布全国。2011年“汉中面皮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汉中的故事还在继续,更多“用面皮垒起的小二楼”也在建设中。张文福和薛锐也找到许多汉中同乡,商议着“汉中面皮协会”的筹备,他们感谢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让他们拥有一项传承技艺,他们虽苦过,却敢于去拼、去闯;他们也感恩这个时代,互联网到来时,老哥儿俩曾慌过神,而如今看着那些穿梭于店铺里的“外卖小哥”,他们又倍感欣慰;同时,他们也想为第二故乡太原做些什么,10多年来,张文福和薛锐起早贪黑的做工,他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同样早起的太原环卫工人,一直想要给予他们一些优惠。

前不久,经各界支持,福兴汉汉中老面皮山西各店门口搭起了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环卫工人可以在其所有门店喝热水休息,还可以享有吃饭半价的优惠。

未来,两位“草根面皮”的同乡兄弟,还想做的事情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