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划定经营区域、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多部门联合开展整治……合川区积极推进《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落地见效,保一方食品安全。

食品摊贩正式“持证上岗”

5月12日,在合川区义乌市场广场经营烧烤摊的余行英拿到了由合阳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核发的“食品摊贩备案公示卡”,这是自《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称“《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3个办法实施以来,合阳街道发出的首批食品摊贩备案公示卡。

这张载明了食品摊贩姓名、经营地址、经营品种和经营时段等内容的公示卡,标志着食品摊贩从此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正式迈入“持证上岗”、接受监管的时代。

“我家的烧烤摊就是我们两口子经营,以前都是天黑了才摆摊,经常和市政打‘游击战’。” 余行英说,“自从《管理条例》实施后,我们免费参加了学习会和体检,接受了工作人员的核查,今天终于拿到了公示卡,以后也算‘正规军’,可以放放心心做生意啦!”

街边的食品摊贩是市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食药监等相关部门的重点监管。食品摊贩备案公示卡的发放,对促进我市食品摊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当前形势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延伸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实现全程全域监管的重要举措。

如今,食品摊贩经营户必须悬挂公示卡和健康证,方便市民和监管人员随时查看,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立即追责,为群众食品安全上了一把看得见的“保险锁”。

“分流式管理”让流动摊贩难觅踪迹

“这位老板,这里不能占道卖小吃,请到移通学院南门那边的专门摊区去……”

“你好,请把烧烤摊搬到旁边统一规划的夜市去,那里环境好,生意更好做。”

连日来,在合川城区的假日大道,合川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会同市政等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派出执法人员劝说街边的食品摊贩经营户搬到划定的集中摊贩区。目前,合阳城、钓鱼城街道已分别划定1个食品摊贩区,在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美化了市容。

与此相印证的是,位于大石街道长安路的二哥餐馆也是一派热火朝天。很难想象,这个餐馆不久前还只是一个在路边叫卖的炒菜摊。“以前一天挣个百把块,虽然基本解决了生活,但天天这么风吹日晒的,始终不是个长久之计。”餐馆老板说,“如今在相关部门帮助下,我从摊贩变成了店老板,从此踏踏实实做生意!”

如今,随着《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合川区已发出备案公示卡600余份,区内食品摊贩已基本形成定时出摊、集中摆摊、转为门店三大类,主干道、支路街边很少看到流动食品摊贩。

部门专业整治和群众参与整治相结合

为彻底规范食品摊贩经营行为,确保群众消费安全,近一个月来,合川区食药监会同市政、环保、工商部门落实各自行政执法责任,重点对食品摊贩未申请备案登记、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经营场所环境“三防”设施不到位、食品原料进货渠道不规范、销售过期变质及不符合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33份,整改合格率100%,初步形成了“从上到下有人抓、纵横交错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除了专业部门整治外,合川区还同步加强《管理条例》的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整治。5月1日以来,合川在全区范围内发放各类宣传品近1000份,在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和主要街道路口悬挂宣传横幅标语近100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4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入34个社区向居民宣传,督促4812户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醒86户经营户办理了备案公示卡,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监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