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贸行业投身餐饮领域,距离究竟几何?对于“95后”加盟商斌斌而言,或许仅隔一口特色堡胚之距。然而,从餐饮“小白”成长为专业餐饮人,其间需历经惨淡营业额的严峻考验,承受稽核近乎严苛的整改要求,更要在后厨的“重重压力”中体验创业的紧张与艰辛。面对身份转型的阵痛,斌斌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从外行到内行的蜕变。在此过程中,他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实现销售额翻倍增长。
特色堡胚,点燃加盟创业热情
从萌生加盟意向到开出首家塔斯汀门店,斌斌仅用了三个月。2021年,全球外贸行业遭遇寒冬,身处行业前沿的斌斌敏锐感知到市场变化,毅然决定回国创业。彼时,餐饮行业成为他的首选方向。“当时有朋友在做餐饮,我便萌生了开一家餐饮店的想法。”尽管市场上餐饮品牌众多,但斌斌一眼便相中了塔斯汀。
斌斌与塔斯汀的缘分,始于那块独具特色的堡胚。2021年6月,刚回福建的斌斌听闻塔斯汀这一新品牌,便迫不及待前往品尝。第一口咬下,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便深深打动了他:“塔斯汀味道出众,尤其是堡胚,特色鲜明、美味可口。”身为福建人,斌斌对塔斯汀更添几分亲切感。
出众的口味与独特的堡胚,让斌斌坚信塔斯汀的市场潜力。此后,他频繁光顾塔斯汀门店,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去品尝一次。当年9月,下定决心的斌斌从福州奔赴毕节,开启创业之旅。在正式申请加盟前,他特意走访贵州其他城市的塔斯汀门店,与福建籍加盟商深入交流。看到各门店生意兴隆,他更加坚定了加盟的决心。随后,提交申请、选址等流程一气呵成。2021年12月,斌斌的首家塔斯汀门店在贵州毕节正式开业。半年后,他便萌生了开第二家店的想法。
当时,塔斯汀品牌发展迅猛,成为加盟商眼中的热门之选,不少人排队等待加盟机会。然而,这也导致选址竞争激烈,优质铺位迅速被抢占。斌斌辗转贵州各地,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落地第二家门店。
商业巧思,助力销售额飞跃
从餐饮新手成长为专业餐饮人,并非一蹴而就。斌斌至今仍记得首家门店开业初期销售额的惨淡。那段时间,他和合伙人亲自上阵,几乎全天候守在店里。为不错过任何一单生意,他们将门店关门时间延长至凌晨一点半,但效果仍不理想。
“当时真的很沮丧,看着别人生意那么好,自己却毫无起色。”斌斌回忆道。当时,塔斯汀在贵州的门店数量有限,在毕节更是鲜为人知。作为一个新品牌,缺乏知名度自然难以吸引消费者。
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斌斌尝试了多种传统营销方式,如发传单、发朋友圈、运营私域流量等,但效果均不显著。身为“95后”,斌斌凭借敏锐的网感和学习能力,很快将目光投向抖音这一新兴平台。他注意到店里的“95后”“00后”店员在休息时间经常刷抖音,便萌生了通过分享门店日常视频来吸引消费者的想法。
尽管不确定短视频能否带来实际客流,但斌斌还是决定一试。出乎意料的是,真的有消费者通过这些视频找到了门店。很快,门店便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原本被低价套餐吸引进店的消费者,很快被塔斯汀的口味征服,复购率显著提升。
然而,客流量的迅速增长也给斌斌带来了新的挑战。后厨管控难度加大,备餐流程、备餐数量和时间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斌斌既要确保食品安全,又要缩短消费者等餐时间,避免影响就餐体验。“刚开始高峰期真的手忙脚乱,经常出现备餐不足的情况。”斌斌回忆道,“后来我们发现可以利用低峰期备餐,高峰期专注出餐,这才逐渐理顺了流程。”
经历了开业初期的冷清和高峰期的手忙脚乱,斌斌终于有了身为餐饮人的真实感受。
坚守品质,铸就餐饮品牌基石
从2021年到2025年,作为加盟商的三年多时间里,斌斌见证了塔斯汀的飞速发展。他亲眼目睹了塔斯汀在贵州地区的门店数量从最初的几家增长到几百家,品牌逐渐成为各大商圈的常客。起初,斌斌还曾担心周边门店增多会影响自家生意,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门店生意反而越来越好。
“门店增多,品牌知名度随之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也更高。”这让斌斌更加珍惜“塔斯汀”这一品牌。与许多人对稽核的恐惧不同,斌斌见到稽核的第一反应是欣慰。尽管第一次打交道的经历并不愉快——那是晚上9点多,稽核到店检查后要求立即整改,且必须当天完成。看着疲惫的门店员工,斌斌和合伙人决定亲自打扫。从凌晨1点半一直干到早上6点,当推开店门时,太阳已经升起。
“当时确实有些不理解,毕竟自己家里都没打扫得这么干净过。”斌斌回忆道。但看着整洁的冰箱、无油污的扒炉和锃亮的墙壁,他又感到一丝欣慰,“毕竟知道了标准”。
如今,斌斌的两家门店客源稳定,管理也渐入正轨,无需再事必躬亲。但每当得知稽查到店的消息,他依然会感到高兴。因为他深知,食品安全是餐饮品牌的生命线,必须坚守。“作为一个餐饮人,不能辜负消费者的信任,必须保质保量,确保食品安全。”斌斌坚定地说。